台灣不動產市場 邁向國際盤

台灣不動產市場 邁向國際盤099/08/15
【自由時報/林美芬】

  台灣不動產市場一向掌握在本地人手上,不管是商用不動產還是住宅市場,但近半年來,外資不斷介入的結果,即使目前斬獲有限,但從長遠來看,台灣不動產市場邁入國際盤已在所難免。

  台灣不動產市場邁入國際盤,對台灣市場有好有壞。好的方面是,台灣不動產價格對照國際市場,一向偏低,國際資金介入,有助於提升價格及國際能見度,對台灣而言,是一件好事。但台灣現階段的國民所得偏低及失業率偏高的問題,都沒有改善,不動產價格因外力介入而提升,對本國人未來購屋,潛藏著極大的殺傷力。

  過去外資在台灣活動,大致是十分低調的設廠或購買辦公室,外資在台最活躍介入不動產市場的時期,是在二○○二至二○○五年政府積極打銷銀行不良資產(NPL)的這段時間,一堆號稱「禿鷹」的資金進入台灣,大量收購,打包、整理再出售,而這些資金早就獲利出場。

  近半年來,外資在台灣又重新積極活動,但已經是偏向專業的不動產資金運作,包括登記在英屬維京群島這個避稅天堂的亞太置地投資公司,這家公司已經成立十七年左右,主要活動範圍以亞太地區涵蓋中國、香港及日本等,今年初並在台灣成立分公司,宣告在台長期經營。

  根據本地商仲業者指出,亞太置地是全球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唯一在台灣收購商業不動產的外資,二○○九年十一月才買下信義區世貿 Tower、衡陽路世紀羅浮、忠孝西路德壽大樓等三棟大樓;不過,二○一○年一月又賣掉世貿Tower大樓,才兩個月就大賺一億元、投資報酬率高達一成。今年七月再收購位於西門町的萬國廣場。事實上,亞太置地在台灣相當活躍及展現雄心,在近半年來重大土地及大樓的標售案上,都見到該公司的蹤影。

  另外,港資的豐泰地產也從悄悄佈局到高調出手,一樣是私募基金的豐泰地產已經來台數年,但一向低調,根據商仲業者指出,該公司宣告已掌握新店大台北華城近三萬坪土地與中山北路七段的大樓,今年三月及八月間都出手標購土地及大樓,但都飲恨而回。

  本地業者觀察,在這些私募基金帶頭下,台灣不動產市場正邁入一個新的領域,就是呈現不同資金搶奪市場的格局,在互拱之下,不動產價格很難往下修正,但也同時引發台灣民眾未來購屋能力上的隱憂。

  另外,政府不斷對台灣民眾投資購買不動產一事採取強力的主導權,並設法引導房價向下,尤其是在資金上給予強烈的控管,但這些政府管不到的私募基金正強力的進入台灣,反而是成了政府控管房市下的受惠者,且其背後資金來源為何,更難查證,政府在這方面不能不再謹慎一點。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新年新制 綜所稅率調降約250萬戶受惠

桃縣有地2處標脫 進帳7億餘元

中山 內湖 三峽 淡水 新成屋4大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