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1年內買賣6棟以上不動產之個人 需繳營業稅

國稅局:1年內買賣6棟以上不動產之個人 需繳營業稅 099/04/27
【工商時報/王信人】

  國稅局首度查獲,97年的1年之內,買賣不動產6棟以上的投資客共達660人,國稅局認定這群投資客已屬於專業級的法人,而非自然人個人偶一為之的交易,因此必須繳交營業稅,所以補徵營業稅加處罰共逾1億,並輔導他們登記做營業登記。

  自房地產上漲後,個人買賣法拍屋、投資不動產非常盛行,財政部在95年發布解釋令,並給予近1年寬限期,自97年1月1日起,個人銷售房屋,如有符合下列要件之一者,屬於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要依法登記為營業人,課徵營業稅,要件為:

  一、設有固定營業場所(除有形場所,亦包含設置網站或加入拍賣網站等)。

  二、具備「營業牌號」(不論是否已依法辦理登記)。

  三、經查有僱用員工協助處理房屋銷售事宜。

  四、其他經查核足以構成以營利為目的之營業人。

  因考量稽徵機關查核人力,因此,首先調查「每年度銷售房屋達到一定戶數以上者」,實務上的做法則是,國稅局先調查1年內買賣6戶以上的案件。

  全國5區國稅局去年查核97年案件,查到1年內出售6戶以上共660人。以實際查訪到的實價,補徵營業稅4,100萬元,處罰鍰6,700萬元。

  除此之外,國稅局連帶補徵營所稅,追蹤課徵個人綜所稅。出售不動產的營所稅,要區分為房子和土地,如果業者自己有區分,就以業者區分為主,如果業者沒有區分,則依公式區分,房子以「實價」課稅,土地以公告現值課稅。

  由於營業人出售房子是以「實價」課稅,個人是以房屋評定現值計算,所以當國稅局查到這660人之後改課營所稅,比原本課徵的個人綜合所得稅有利。

  營業人的盈餘再分配給個人股東之後,又可以對個人股東課稅。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新年新制 綜所稅率調降約250萬戶受惠

桃縣有地2處標脫 進帳7億餘元

中山 內湖 三峽 淡水 新成屋4大熱區